Skip links

2024-25年度傳播學院顧問委員會聯合會議暨教學工作研討會

傳播學院於2025年8月23日假富豪九龍酒店舉行「2024-25年度傳播學院顧問委員會聯合會議暨教學工作研討會」,是次活動邀請了學院及其四個課程的顧問委員、校外評核員及兼職講師,與學院教職員一同檢視學院在過去一年的發展​​,並探討學院未來的發展方向。

會議先由傳播學院院長曹虹(旨言)教授概述學院在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曹院長表示,傳播學院今年的收生情況理想,五個課程包括新推出的數碼媒體傳播碩士均獲得熱烈迴響。她又提到,在過去一年,學院積極舉辦了各種對內對外的活動,學生亦在多個比賽中獲得獎項。這些成果不僅加強了學院的教學成效,同時促進了學院與外界的合作,加深社會各界對學院的認識。

為感謝顧問委員對學院一直以來的支持,曹虹(旨言)教授特別向各位顧問委員頒發聘任證書,以表彰他們的貢獻。

傳播學院五個課程的課程主任,包括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的陳智傑博士、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數碼媒體傳播文學碩士課程的蕭旭泰教授、藝術及文化傳播(榮譽)文學士課程的吳靜博士,以及策略傳播文學碩士課程的宋昭勛博士,分別向與會嘉賓報告了課程過去一年的發展及來年計劃,讓嘉賓們了解各個課程的現況及發展方向。

在討論環節,與會者分別就以下四大議題進行深入探討:

  1. 在眾多私立大學之中,傳播學院如何建立獨特的定位,突出自己?
  2. 如何在課堂中體現國際化的理念,並應對教學上的挑戰?
  3. 人工智能該怎樣融入課程,以提升教學成效?
  4. 如何提高學生的社會意識及社會參與度?

大家均積極發表意見,並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設性及切合時宜的想法。關於建立學院獨特定位方面,來賓指出,政府目前正全力推動文化、體育及旅遊產業的發展,認為本院的藝術及文化傳播(榮譽)文學士課程,應更加強調與文體旅的結合和傳播。另外,針對課程如何融合國際化理念方面,嘉賓提議隨著非本地學生比例上升,學院應考慮調整授課語言,鼓勵非本地學生學習廣東話,以及安排更多海外交流和國際化的學生活動。

嘉賓亦提到人工智能越趨普及,老師可以多應用它作為教學工具,引導學生思考與自學。至於提高學生的社會意識和參與度,來賓建議盡量讓教學變得生活化,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

曹虹(旨言)教授於總結活動時表示,與會嘉賓均為企業要員或在其他大專院校擔任要職,歷練豐富,能從實際商業運作的角度出發,或以其他大學的優良做法作為參考,為學院提出深具啟發性的建議,對此她致以衷心感謝。她強調,學院有關的委員會將逐一討論及詳細考慮各項建議,以持續提升教學質素、加強對外合作,及增加學院的知名度。

討論環節結束後,各嘉賓與教職員於輕鬆的餐敘氛圍下繼續交流。

 

與會者包括學院及各個課程的顧問委員、校外評核員、兼職講師,以及學院教職員。

 

傳播學院曹虹(旨言)教授回顧學院在過去一年的工作成果。

 

曹虹(旨言)教授向各位顧問委員頒發聘任證書,以感謝他們對學院一直以來的支持。

 

嘉賓與教職員積極討論及交換意見。

 

新聞及傳播(榮譽)學士課程主任陳智傑博士向與會嘉賓簡介課程的最新發展及來年計劃。

 

融合媒體及傳播科技(榮譽)文學士課程主任、數碼媒體傳播文學碩士課程主任蕭旭泰教授向與會嘉賓簡介兩個課程的發展及來年計劃。

 

藝術及文化傳播(榮譽)文學士課程主任吳靜博士向與會嘉賓簡介課程的最新發展及來年計劃。

 

策略傳播文學碩士課程主任宋昭勛博士向與會嘉賓簡介課程的最新發展及來年計劃。